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1章

兴许也就是长公子自己心中还有些忐忑。但作为秦朝上下为数不多的、敢于当面同皇帝陛下争辩之人,长公子潜意识里怕是也知道陛下对他的看重。

几年前宫中传出消息,道长公子触怒陛下,而陛下果然也使公子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,使其远离了作为权力中心的咸阳。

此事一出,不明所以者都天真地以为长公子或失上宠,却不想一想,蒙恬是什么人。

蒙氏兄弟可以说是皇帝陛下最为信重的臣子,在陛下心中的可信程度,是他李斯也好,赵高也好,都拍马所不能及的存在。

允许有继承权的公子同蒙恬接触,还给了他监军这样名正言顺的身份。与其说是放逐,倒不如说是放权。更何况,蒙恬手中,还有大秦最精良的三十万兵马。

而此时,北方未定,陛下却突然召长公子、蒙恬还有其他诸位公子回朝,那么唯一有可能要做的事,便是册立太子。

是什么让陛下突然动了这样的心思?

若说是因钱塘君奉璧入廷,这完全没有必要。此事传出去,只会更有利于陛下的统治。

但如果……李斯深深看了赵高一眼。赵高奉命教导公子胡亥,与长公子并不如何亲近,若他日长公子继位,自然于他不利。毕竟身为内宦,即使有中车府令的官职,但他的一身权力地位依然只能依仗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。

但是,长公子即位,于他的利益难道就相符了吗?

李斯不会忘记长公子师从儒学大家淳于越,日后必不可能同陛下一般重用法家。而若要继续沿用前朝旧臣,也有蒙恬、蒙毅两兄弟一文一武。蒙家这般受陛下信重,却至今无一人位列三公,这未必不是皇帝留给长公子的施恩机会。

至于到时候请谁让位……

想想商君,想想吕相……哪怕长公子为人宽仁,李斯也不觉得自己就能够相信秦王的节操。

毕竟连秦昭襄王嬴稷在未继位前都被赵武灵王认定为无害,非要逼秦国迎立本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,结果最后有了长平之战。

也不知道赵武灵王若是死后有灵,会不会后悔?

不过,现在考虑这些都是空想。只要陛下不曾出事,等到长公子和蒙恬归朝,谁又能够违背陛下的意愿呢?

赵高也不在意李斯的无动于衷,毕竟他现在同样也没有什么筹码。想要说服李斯这样的人,不让他看到真实可得的利益是不可能的。

但是……仅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