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00

金属塞的运动不断减速,机械摩擦声频率逐渐放低,气杆的运动模式变得更加清晰,它并非直挺挺地上下,而是划出一个特定的旋角,使金属塞在运转时还会在气缸内旋转一圈,增加和内壁的摩擦。

周云辰答:“任何机器都有损耗殆尽的那天,但只能承受三万次运转的气缸一定不符合生产标准,不像你的水平,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吗?”

他看了眼堵塞住气缸口的机油:“因为这款机油会乳化硬化?换一款试试就好,气杆和缸体应当没有问题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

今天是机械製造历史小课堂~

1680年,荷兰科学家霍因斯受到大炮原理的启发,心想如将炮弹的强大力量用来推动其它机械不是挺好吗?他一开始仍用火药作燃烧□□,将炮弹改成“塞”,把炮筒作“汽缸”,并开一个单向阀。他在汽缸内注入火药,当点燃火药后,火药猛烈地爆炸燃烧,推动塞向上运动,并产生动力。同时,爆炸气巨大的压力还推开单向阀,排出废气。而后,汽缸内残余废气逐渐变冷,气压变低,汽缸外部的大气压又推动塞向下运动,以准备进行下一次爆炸。当然,由于行程过长,效率太低,他最终没有取得成功。但是,正是霍因斯首先提出了“内燃机”的设想,后人在此基础上才发明了汽车用的发动机。(摘自百度)

提出这个建议的后果就是, 周云辰被陆遥套上宽大的塑胶防护服,提着油箱被推进机械内部的气缸机油存储仓换油。

周云辰在里面吭哧吭哧地干活,陆遥站在升降台上, 抱臂靠着栏杆:“这是我製造的第二台机甲, 但只是半成品, 还没来得及完成, 联邦情报局的人就找来了。

“这台机甲也有一些技术性难题当时没来得及解决,尤其是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, 我怀疑是大量购买各类不同的材料和能源,准备做能源测试的举动让联邦情报局发现了异常。”

“但你选择了向联邦情报局隐瞒这个基地和这台机甲的存在。”周云辰的声音透过防护服传出来,有些失真。

“因为私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製造飞行物属于违法行为。”陆遥说,“第一台机甲没有飞行模式。”

周云辰从机械里钻出来, 向上仰望陆遥:“但现在这台机甲可以飞?它的造型……很独特。”

说句实话, 周云辰没看出这四部分机械构件要如何组装成机甲。

“是很特别。”陆遥也在仰望,金属冰冷如星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